点击上方「蓝字」关注我们
“一生一芯”专注培养处理器芯片及计算机系统人才,提升同学们的“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能力”和“芯片全链条设计能力”,坚持开放性和公益性,不限学校、专业和年级,均可免费报名和学习(可零基础),支持国内在校生免费流片(不限名额)。
2024年7月7日上午,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,“一生一芯” 厦门基地正式启动,并在中科(厦门)数据智能研究院举行了开营仪式。本次启动仪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包云岗老师、解壁伟老师和余子濠老师、9 位“一生一芯” 签约助教、以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9名同学参与了本次启动仪式。此外,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中科(厦门)数据智能研究院的贠利君老师参与本次活动。
包云岗老师致辞
"一生一芯"余子濠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。余老师提到,25岁是人脑学习的黄金期,因此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时机,学得更多、更深入。在线下基地中,同学们有更好的讨论条件,但讨论也是一把双刃剑。余老师建议大家不要将所有问题都拿出来讨论,简单的问题应该尝试自己解决,而对于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则可以深入讨论,从中获取更多方法论和思想上的提升。
学员们认真听余老师线上分享
解壁伟老师介绍训练营规划
基地的19位学员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,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、对未来的学习规划以及持续学习的信心。在同学们分享结束后,在厦门基地的9位助教也进行了自我介绍,他们表示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时间能和大家互相交流,共同进步,和大家度过一个充实且美好的暑期。
经过诸多波折,确定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是类脑计算,所以决定在这一硬件设计的方向上继续学习精进。-- 樊其轩 (墨尔本大学)
喜欢运动,学习“一生一芯” 可以培养自己对代码的品味。-- 郭明轩 (东华理工大学)
通过B站余博的讲解视频了解到“一生一芯” ,对RISC-V+AI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。--何家桢 (山东农业大学)
工具的存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,还能让我们了解是代码是如何运作的。-- 李俊慧(兰州理工大学)
在完成课设的过程中了解到“一生一芯”,在学习过程中磕磕绊绊,但总体还算顺利。--李隆轩 (东北大学)
长期目标是实现一个流水线加缓存,加MMU加分支预测加乱序,然后加多核的一个处理器。 -- 廖学全(武汉理工大学)
硕士的方向是跟数字电路设计相关,希望来线下基地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。-- 刘旭(西安电子科技大学)
希望在基地能学到更高效的设计方法,以及如何使用调试工具来完善设计的流程。-- 刘源祯(中国科学院大学)
想在线下基地提升自己对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的理解,也希望能和大家多交流Vim编辑器的使用。-- 庞业铭(湘潭大学)
对系统架构感兴趣,希望之后可以从事相关方向的学习研究。--史位(东北大学)
“一生一芯” 是即学即用、现学现用的项目导向课程,正反馈很强。--王子卿(上海交通大学)
希望可以加深对体系结构的理解,想和大家交个朋友,度过一个奇妙的暑假之旅。--吴欣宇(西南科技大学)
在线上学习时,缺乏交流的环境,有时努力的方向不对,埋头瞎干。在线下能和同学相互交流,效率提高了不少。-- 徐植(西北工业大学)
很喜欢“一生一芯” 所秉持的开源、开放的理念,希望后续能在线下学习到更多知识。-- 许鹏远(太原理工大学)
“一生一芯” 颠覆了我对计算机的理解和认识。-- 叶淼(浙江大学)
在学习spectre 和 meltdown 漏洞时,接触到处理器设计,想要深入学习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原理。--张飞扬(华中科技大学)
在RISC-V峰会了解到“一生一芯” ,想通过“一生一芯”来学习处理器设计,未来计划申请体系结构的博士。--诸晨冬(扬州大学)
学习“一生一芯” 很酷,打算顺着“一生一芯” ,在未来继续发展自己。-- 徐一鸣(河南理工大学)
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,希望在线下基地能快速推进学习进度。--盘虹兵(重庆交通大学)
助教和学员分享的部分展示
吴伟老师发言
合影留念
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吴伟老师
撰稿人:龚开宸
摄影:魏人
“一生一芯”计划报名入口:
ysyx.org
(登录官网,点击立即参与,开启学习之旅)
点击上方公众号 关注我们